全部

安丘非遗传承人少年学做秤手上上百个针眼 盼精神传承

来源:潍坊晚报

作者:

2018-03-26 10:52:03

曾经热闹的集市,无论街边的小摊贩,还是店铺里的老掌柜,一杆木杆秤是经营谋生的必备品。一端秤盘上放上足量的货物,一端挂上秤砣,秤翘得老高,商贩口中吆喝两句“足量高高的秤”,客人便取下货物,心满意足地满载而归。随着电子秤的普及,存在了数千年的杆秤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。3月25日,在安丘市兴安街道的一间民居内,记者见到了盛氏木杆秤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盛志勇,听他讲述了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故事。

童年逛集市 满街都是自家秤

在安丘城区西侧的一条胡同里,有家不起眼的制秤店。没有招牌,也没有装饰,店内陈设凌乱,锉刀、锯条、剪刀等各种工具堆积在木桌上,各种斤式的木杆提秤挂在墙壁上。这正是盛志勇的制秤店,也是他的家。

盛志勇16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做木杆秤,祖上四代都是做木杆秤的。每天,他都挤在一张堆满工具的木桌后面,做着一杆杆木杆秤,这一做,就坚持了35年。

小时候,盛志勇最喜欢的事,就是跟着父亲走街串巷。那时候,安丘做秤的人多,但自家的秤向来比外人精致,外来的商贩也慕名前来买秤。那时候他还小,只看着满大街卖蔬菜水果、瓜子小吃的,手里的秤杆都有着自家的标志,心中有种说不出的自豪感。

“我家的木杆秤,铜皮的末端都是用铆钉钉牢的,与他人的不一样,好看又耐用。”盛志勇眼神游离,似乎在回忆童年时热闹街市上满街自家木杆秤时的情景。由于木杆秤是祖辈的手艺,忙时就全家一起做秤,闷着头做起来,一天做出四五杆,可还是供不应求。现在想想,这日子仿佛就在昨天。

盛志勇小时候一直对制秤情有独钟,因年纪小,家里做秤只是让他看。后来,盛志勇初中下学,本来有朋友邀请他一起做生意赚钱,执拗的少年却想传承自家制秤的手艺,就回到了家,跟在父亲身边。那时,市面上已经有电子秤了。

少年学做秤 手上上百个针眼

选料、刨圆、磨光、加工、钉秤星、再磨光……做秤并不简单,几道大工序内还包含很多小工序,每一道都得小心谨慎对待,稍有差池,可能整杆秤就报废了。虽说自幼在长辈身边,耳濡目染,当真正动手时,盛志勇还是学了一年半的时间。

想起自己当初做木杆秤的经历,盛志勇唏嘘不已。因为技术不到家,加上灯光灰暗,所以他经常被锥子扎到手,戳破的洞密密麻麻惨不忍睹,他数了数竟然有上百个。但盛志勇还是咬紧牙关,坚持了下来。

如今,制作一杆秤对盛志勇来说已经轻车熟路了,他现场就为记者演示了一遍基本的制作工艺。他从木材中精心选取了木料,然后将其刨圆,之后据秤尺寸对比样板秤,在合适位置用砣钻钻眼。砣钻是一个类似于“三脚架”的独特器材,以此确定打孔的位置,孔的位置决定秤重的斤两。安装铜质提钮后,再给秤杆两端包上铜皮防止磨损。

“南方的秤杆与北方不一样,他们的提钮是固定的。”盛志勇笑着说,当初为了学做秤,他研究过各种材质、各式风格的秤杆,别的不说,对秤杆的前世今生倒是了解不少。

一个多小时的时间,一个简易的秤杆很快就出炉了。不过盛志勇并不满意,他说,这只是为了演示流程而做的简易版本,实际上做秤讲究精细,因为好的秤不会“缺斤短两”,要讲良心。

听从父亲教诲,一生从不缺斤短两

盛志勇的父亲常对他说,做秤的人,心中也要有杆秤,一头是秤星,一头是良心,一丝都不能差。这是盛氏木杆秤的制秤规矩,也是盛家人代代口耳相传的家训。

想起父亲,这位年过五旬的潍坊汉子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与怀念。他说,对做秤的人而言,商贩的威逼利诱是常见的事。小时候,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商贩听说了他家做的秤,竟找上门来,要他们在秤上动些手脚,做些“耍秤”,现场掏出了几张大票。

盛志勇的父亲盯了对方半天,从手边抓起一杆秤,指着秤杆上的“杆星”朝对方吼道,“16星上有‘福禄寿’3颗星,缺一两少福,缺二两少禄,缺三两则少寿,你不怕吗?”

那人被盛志勇的父亲说得脸臊红,吭哧了半天也没回嘴,弓着背灰溜溜地走了。

这件事盛志勇至今记忆犹新,因为这句话,他一直把做人和做秤联系到一起。哪怕后来因为无人买秤,自己去木器厂做了木工活,他也一直坚守底线,从不缺斤短两,贪人便宜。

木杆秤没了市场,他仍没放下手艺

盛志勇父亲传授给他这门手艺时,木杆秤的市场还很火,最多时一天能卖出七八杆秤。后来,随着磅秤、弹簧秤和电子秤的兴起,木杆秤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,日渐萧条的生意让秤匠们的生计举步维艰,不得不改行。

坚持了几年,盛志勇一边做秤一边做别的木工活谋生,最近几年,不光没人买秤,连修秤的人也没了。没了这念想,他失落了几年,却也没放下手艺,只当做一个业余的爱好。

“后来,市里说申请非遗,有几个传承人想把自己的手艺传下去,就申请了。”盛志勇说,2012年12月,盛氏木杆秤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当时他乐了半天,以为会有人来学。

遗憾的是,木杆秤制作工序多,工艺要求高,只能作为工艺品出现,在市场的挤压下,失去了计量器具在市场中的意义。“一开始我免费教没人学,我就让自己的孩子跟着学。”制秤行业虽然衰败,依然挡不住盛志勇坚守老手艺的心。

盛志勇常听自己孩子说什么外国人的精湛工艺,他觉得,自家的手艺并不比外国差。技艺靠的不仅仅是一丝不苟、精益求精的制作手法,更是匠人坚守技艺、传家传世传精神的“秤心”。同样的是木杆秤,作为工艺品和礼品,木杆秤寓意好还是有市场的。

“我准备做一个世界第一大木杆秤,将来申请吉尼斯纪录。”盛志勇得意地说,他已经查阅过中国最大木杆秤的相关信息了,准备先从挑战中国第一秤做起,做出后捐给政府留作曾经老手艺人的一种念想。

记者 宋树云

●人物档案

盛志勇,男,1967年生人,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盛氏木杆秤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。

●非遗档案

木杆秤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。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,制杆秤手艺精细,道道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,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。2012年12月,盛氏木杆秤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

[责任编辑:杨凡、邢潇文]

想爆料?请登录《阳光连线》( http://minsheng.iqilu.com/)、拨打新闻热线0536-8198101,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(@齐鲁网)提供新闻线索。齐鲁网广告热线0536-8198101,诚邀合作伙伴。

潍坊园林处开展“送绿进社区”活动 新婚夫妻种樱花见证爱情

25日,在潍城区安顺东小区的一片空地上,居民们正在挽着袖子种树,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当天,潍坊市园林管理处开展的“送绿进社区”活动来到该...[详细]
潍坊晚报 2018-03-26

经历42年风雨 胶莱河六孔桥原貌修缮

昌邑市石埠发展区石埠河东社区东侧的胶莱河六孔石拱桥经历了42年的风雨,一直以来是东西两岸12个村交流的桥梁,如今桥板、桩基破损严重,存在...[详细]
潍坊晚报 2018-03-26

鸡蛋价格回到“3元时代” 清明节或有小幅回升

春节过后,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,鸡蛋价格一直在下跌,目前已回到“3元时代”。3月24日,记者采访获悉,近一个月来,蛋价从5元/斤跌到了3.5元/斤。[详细]
潍坊晚报 2018-03-26

临朐三龄童患病两天获捐万元 120家美发店义剪筹善款

“孩子得病多亏了义工、美发同行和好心人的帮助,虽然我在济南,可是我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。”王彦刚说,现在美发同行举行了“义剪”活动,已...[详细]
潍坊晚报 2018-03-26
潍坊:200余名骑友环城骑行 轨迹形成“金犬”造型

潍坊:200余名骑友环城骑行 轨迹形成“金犬”造型

3月25日,由潍坊市自行车运动协会重点支持的潍坊市“二月二”龙抬头新春骑行活动圆满结束。[详细]
齐鲁网 2018-03-26

寿光男子拍摄猎捕野生动物视频上网炫耀被捕

寿光的刘某某等人非法猎捕野生动物,还拍摄视频发到网上炫耀,最终被警方抓获。经分析研判,民警确认非法狩猎行为发生在寿光境内。[详细]
潍坊晚报 2018-03-25

安丘一宾馆未按规定登记旅客信息 被罚十万

如今,入住酒店需要登记信息,甚至要刷身份证、刷脸。日前,安丘市公安局东关派出所在对辖区内的宾馆进行检查时,发现一家宾馆未按规定登记旅客...[详细]
潍坊晚报 2018-03-25
北海路中通国际六楼平台加盖“楼上楼”被拆除

北海路中通国际六楼平台加盖“楼上楼”被拆除

执法人员拆除违法建设。3月24日,高新区城管执法分局二中队执法队员在辖区巡查时,发现有人在北海路中通国际六楼平台上加盖楼层。[详细]
潍坊晚报 2018-03-25

潍坊:全村扎风筝成产业链带动旅游市场 年产值两亿六

潍坊被称为风筝都,不仅风筝制作工艺精湛,还形成了特有的风筝产业。3月23日,记者采访了解到,坊子工业发展区就有一个家家户户制作风筝的“风...[详细]
潍坊晚报 2018-03-25

潍坊市公务员考试报名截止 多职位未达开考比例

据悉,为了避免虚假报名、重复报名信息给报名人员报考职位造成误导和影响,报名人数统计提示信息按照比例等级标识发布。“3-”为没有达到录用...[详细]
潍坊晚报 2018-03-25

版权所有: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
鲁ICP备09062847号-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
通讯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 邮编:250062
技术支持: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