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潍坊融媒
2023-09-01 22:51:09
据《新闻晨报》报道,年轻人经常会拿“一个人去医院看病”来评判孤独指数。对于老人来说,独自看病并不少见,很多老人都会因为排队时间长、不熟悉相关流程耽误了很多时间……如果子女不在身边,谁能为老人提供帮助?一种新职业在上海悄然兴起。所谓“临时儿女”是网络上兴起的新名词,也就是当老人需要独自去医院时,花钱雇来陪同挂号、引导就医、跑腿拿检查报告的“陪诊师”,这些“陪诊师”就扮演着“临时儿女”的角色。
“临时儿女”是泛指,用“陪诊师”来称呼更确切些,因为需要人陪同就诊的不只是老人,还有独自产检的孕妇、一个人带孩子看病的宝妈、异地就诊者、远离家乡打拼的年轻人……平时看起来这个职业离人们很远,但对于孤独的病人来说,这是刚需。且不说体力不支、行动不便等因素,单是医院里的一系列排队、手续、检查、取单等等,就需要人费心费力操持,如果身边有熟悉情况的“陪诊师”,会带来极大便利。
既然“临时儿女”的服务是双赢,那为什么还会作为新闻热点出现在各媒体平台呢?主要原因有两个:一是人们对于这项服务的接受程度不算高;二是服务处于起步阶段,有些方面不规范,影响了客户体验和行业发展。
对于“陪诊师”的接受,是从作为互联网“原住民”的年轻人开始的,当自己无法全程陪伴生病的老人时,从口碑好的网络服务平台挑选经验丰富的“临时儿女”,就像请家政来洒扫庭除一样自然,需要克服的难点主要是老人的观念和周围人的舆论。
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吐槽,明明是他为老人请的“临时儿女”更细心更专业,但老人就是怒气冲冲,因为同病房的人都有子女在身边,而他实在是脱不开身全天候陪伴老人。对此,一位“95后陪诊师”的感悟是:“诊的是病,陪的是心。”俗话说,解铃还需系铃人,子女要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,摸透老人的心理状态,晓之以情、动之以理,尽量使老人消除对“临时儿女”的抵触心理。
“临时儿女”的陪诊服务尚处于发展期,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、缺乏专业的行业规范,有些时候还会被误认为是“医疗黄牛”。因此,有必要进行规范和管理,提高从业门槛和标准,保障服务质量,让“临时儿女”成为一个双赢的诊疗服务新职业。
每个人都不应该是孤岛,理应有丰富的可选择的服务,感受到社会里各种温暖的关怀和帮助。(文/凌君)
想爆料?请登录《阳光连线》( http://minsheng.iqilu.com/)、拨打新闻热线0536-8198101,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(@齐鲁网)提供新闻线索。齐鲁网广告热线0536-8198101,诚邀合作伙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