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百姓书记”王伯祥,在寿光发展历程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。尽管他已离去,但他留下的宝贵经验与精神财富,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,永远矗立在寿光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心中。在他诸多卓著的贡献里,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,尤为亮眼,照亮了寿光经济腾飞的航道,也为新时代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借鉴与启示。
王伯祥深知,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,只有民营经济蓬勃发展,才能真正实现强县富民的目标。在担任寿光县委书记期间,他立足寿光实际,大力发展蔬菜批发市场,全力扶持冬暖式蔬菜大棚试验和推广,掀起了一场改变农民群众命运和改写农业历史的 “绿色革命”。这一举措不仅让寿光蔬菜走向全国,更催生了一批围绕蔬菜种植、加工、销售的民营企业,为寿光民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他组织寿北开发,在盐碱滩涂上开发出虾池、盐田、棉田,同样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民营企业发展,让不适宜种植蔬菜地区的百姓也走上了致富之路。
(王伯祥生前资料)
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,王伯祥展现出了非凡的改革勇气和创新精神。在计划经济还占主导地位的年代,他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机遇,率先建起蔬菜批发市场,拉开了发展市场经济的序幕。这一在当时颇具争议的举措,充分体现了他敢于突破传统、勇于探索新路的改革魄力。他支持三元朱村王乐义等17名党员搞冬暖式蔬菜大棚试验,承诺 “搞砸了,一切损失县里担着”,给村民吃下了 “定心丸”。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,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,激发了广大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。
王伯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,把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为民谋福祉的重要途径。他常说:“当县委书记就要尽心竭力给老百姓办事,不抱任何名利思想,不带任何私心杂念。” 他深知,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能增加财政收入,更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,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。因此,他积极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,从政策支持到资金扶持,从技术指导到人才培养,事无巨细,亲力亲为。他深入企业调研,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,现场办公,及时解决。在他的努力下,寿光涌现出了一大批如晨鸣纸业等骨干民营企业,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,让寿光人从此鼓起了口袋、挺起了腰板。
如今,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,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。我们要以王伯祥为榜样,传承其改革创新、一心为民、务实担当的精神品质,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。
广大党员干部要一心为民、务实担当,主动作为,积极服务民营企业。深入企业调研,了解企业需求,倾听企业呼声,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。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的长效机制,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,及时回应企业关切。营造尊重企业家、爱护企业家的良好氛围,让企业家安心创业、放心发展。
民营企业自身也要学习王伯祥敢为人先、艰苦奋斗的精神,坚定发展信心,勇于创新突破。要立足自身实际,找准市场定位,加强企业管理,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。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诚信经营,依法纳税,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,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
王伯祥留下的宝贵经验跨越时空,历久弥新。让我们以王伯祥为楷模,汲取奋进力量,以改革创新、一心为民、务实担当为笔,在新时代绘就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画卷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!(文/迎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