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齐鲁网
2020-11-26 20:37:11
齐鲁网·闪电新闻11月26日讯 他,25年亡命天涯、隐藏身份;他们,25年锲而不舍、一追到底。
2020年11月21日,随着警车驶入昌邑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,逃亡在外25年的犯罪嫌疑人杨某滨终于被抓获归案,至此,“1995.11.10”命案告破。
从1995年到2020年,历经几代办案民警的更迭,该案件的侦查工作从未中断,“想尽一切办法,找到案件突破口。”这是负责过杨某滨案追逃工作的每个专案组成员内心一致的想法。
1995年11月10日,犯罪嫌疑人杨某滨(男,48岁,山东昌邑人)伙同他人抢劫宗某宝的出租车并杀死宗某宝,之后潜逃。
案发后,民警立即对犯罪嫌疑人杨某滨展开调查。经查,杨某滨是养父母抱养的,案发后养父母已过世。唯一的姐姐也是养父母抱养,与杨某滨异父异母。经对杨某滨的亲戚逐一调查,没有人了解他的真实身份和生身父母。
从1995年到2020年,整整25年的时间,办案民警没有放弃。民警多次赶赴省内多地实地走访排摸,并将调查拓展到黑龙江、吉林、甘肃、天津等地,寻找杨某滨的蛛丝马迹,与他的所有亲戚、朋友等一一接触谈话。接触的人越多,杨某滨出逃的蛛丝马迹逐渐显露。专案组也发现,杨某滨异常精明和敏感,“是一名高智商的犯罪嫌疑人”。
近年来,在“大数据合成研判作战”机制的有力支撑下,专案组对掌握的线索反复分析研判,在海量信息中,北京市一名叫“徐双喜”的可疑男子浮出水面,进入了民警视野。“徐双喜”究竟是谁?他与杨某滨又有着怎样的关系?
发现这一重要线索后,专案组和以往一样,赶赴北京市,全面开展工作。在北京警方的协助下,11月21日,北京市的一处草莓园内,一个虽未曾谋面、但专案组人员颇为面熟的身影出现了。当“徐双喜”站在抓捕民警面前时,民警“心中吃了定心丸一样”,面前的这个“徐双喜”就是犯罪嫌疑人杨某滨。虽然此时的他已两鬓斑白,但他的模样早已深深地烙在了民警的脑海中。
“杨某滨!”当听到有人用家乡方言呼喊这个名字,杨某滨猛一抬头,看了一眼抓捕民警后,神色平静地说:“终于等到这一天了”。也许早有心理准备,面对抓捕杨某滨并没有挣扎。随后,迅速供述了他抢劫杀人的经过以及这些年的逃亡过程。
杨某滨在逃亡过程中,以假身份证“徐双喜”为掩护,干过保安、矿工工人、搬运工等工作。因怕事情败露,从来不敢住旅馆、买房买车,在与他人发生争执时,总是选择息事宁人。谈到以后,他平静地说:“我杀了人,判我几年都行,枪毙也行,这种逃亡生活,我过够了。”
漫漫逃亡路,在最好年华过最提心吊胆的“地下生活”,人生能有几个25年?25年后的杨某滨虽终归故乡,但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。
闪电新闻记者 宁佳 报道
想爆料?请登录《阳光连线》( http://minsheng.iqilu.com/)、拨打新闻热线0536-8198101,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(@齐鲁网)提供新闻线索。齐鲁网广告热线0536-8198101,诚邀合作伙伴。
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